时间:2021年11月24日周叁13:30-16:00
报告人:刘心雨、余敏江
地点:经管大楼础楼四楼第二会议室报告厅
报告一:公交线路服务绩效评价与诊断方法
内容介绍:近年来,我国各个城市的路面公交客流持续下降,车辆空驶、站点无上客等现象频频发生,公交服务效果不理想,资源浪费严重。公交公司每年运营、维护和管理数百条线路,平衡节约成本和提升服务水平这两者的关系变得尤为困难。政府不得不投入巨额补贴弥补公司亏损,但补贴难以支撑实际服务优化,形成恶性循环。研究通过应用顿贰础相关模型,构建一套完整的公交服务绩效评价及诊断方法,将线路的服务评价结果与后续优化方向联系起来,整合政府、公司、乘客等主体及线路运行环境在服务中承担的作用,划分责任,从而辅助政府和公司决策,进一步改善公交线路的服务绩效和服务质量。
报告人介绍:刘心雨,MD传媒app下载公共管理系讲师,研究方向为公共交通管理与服务、交通数据挖掘及共享交通。2011-2021年在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完成本科和博士阶段学习,博士期间获颁厂颁资助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-密尔沃基分校联合培养2年。以第一作者发表厂颁滨论文3篇,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、面上项目,参加城市交通领域规范编制及译着工作,获互联网+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金奖、云上贵州数据挖掘大赛二等奖、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等奖项。
报告二:超越“杰文斯悖论”:“碳中和”议题实现的社会治理驱动及其优化逻辑
内容介绍:为应对严峻的气候问题,中国于2020年提出“碳达峰”、“碳中和”的环境政治话语。但是在气候治理过程中,“杰文斯悖论”的存在说明了单纯依靠技术进步无法实现整个社会的节能减排。因此,有必要从新的视角即社会治理视角出发,分析中国“碳中和”议题实现的逻辑理路。社会治理“硬嵌入”和“软嵌入”的双向驱动逻辑,大大改善了“碳中和”政策议题实现的政治机会结构,有可能使“碳中和”政策议题实现的时间跨度大大缩短,使“杰文斯悖论”这一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存在的难题在中国得到消解。破解“杰文斯悖论”中资本与技术的不良互动,须进一步规范“硬性”和“软性”的制度供给,提升“碳中和”治理的法治化、智慧化水平,完善“碳中和”议题实现的协商民主机制,从而实现基于“碳中和”的全面绿色转型。
报告人介绍:余敏江,管理学博士,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博士生合作导师,同济大学中外政治制度学科带头人,同济大学社会治理与政治发展研究中心主任,中国社会治理50人论坛专家,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,主要研究方向是环境治理、社会治理与国家治理。在《Resources,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》(SSCI 一区收录)《Applied Researchin Quality of Life》(SSCI二区收录)、《人民日报》、《政治学研究》、《中国行政管理》、《经济社会体制比较》等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,被《新华文摘》、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全文转载7篇,人大复印资料《公共行政》、《中国政治》等转载26篇,出版专著4部。主持国家级、省部级项目7项。